当前位置:

当六一遇上网络安全:“e”起护苗,守“未”成长!

发布时间:2025-06-06

即将到来的六一既是儿童节,也是网络安全日。为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自我保护能力,共筑网络安全防火墙,2025年5月27日,余姚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文明办、市普法办、市司法局、市法院、团市委、市关工委、市妇联及市融媒体等多家单位在余姚市第一实验小学举办了“‘e’起护苗,守‘未’成长”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暨2025年余姚市青少年普法创意大赛颁奖活动。

1.png

PART.01
 法治创意大赛颁奖

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市各校各类作品228件,其中视觉艺术作品148件,表演艺术作品4件,文创创作类70篇,手工创意作品6件。同学们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形式,将法治精神融入到一件件作品里,既有对法律知识的生动阐释,也有对社会热点的思考,更传递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坚定信念。


PART.02
网络安全视频首映

💡如果有人让你发自己的私密照片,怎么办?

💡同学玩游戏时间到了,可以随意转发成年公民信息文件帮他继续玩吗?

💡网上二手交易可以屏幕共享吗?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安全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必修课”。如何帮助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辨明方向、筑牢防线,是全社会的公共责任。

会上,相关单位成员同台点亮发布按钮,为普法宣传视频《法眼辨万象——守护你的数字世界》开启首映礼。


现场还邀请了参与短片创作的检察官以及小演员们来谈一谈这次拍摄的感想,小记者们踊跃提问。

主持人请问短片中的这些案例都是真实的吗?检察机关在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检察官:短片中的案例都是我们办案中碰到的真实案例改编的,当然,实际案子中构成犯罪的都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我们在保护青少年网络安全方面的举措主要有:1.依法从严惩处针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网络犯罪;2.以姚蓝工作室为平台开展一系列普法活动,通过将复杂的网络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视频、文字等形式,以此增强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安全自护能力。
小记者:你们在短片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这个角色给你了什么启示?
赵思源:我扮演的是一位通过不明渠道获得许多成年人的身份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转发给朋友,以此获得更多游戏时间,最终被留下刑事记录的人。给我的启示是在网上转发文件要三思,一次随手的转发可能也是犯罪,还有就是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小记者:生活中你喜欢玩网络游戏吗?玩的时间是多久?时间到了,如果还想玩怎么办?

张益宁: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比较喜欢网络游戏。我以前每天都会在做完作业之后玩一会儿,但在父母和老师的提醒下,我已经把游戏戒了,因为玩游戏对视力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我觉得游戏对我们来说的确很有吸引力,但我们要认识到它的危害,能不玩还是不玩吧!

主持人:你在短片中扮演的是一位在线上卖手办而被骗的人,现实生活中你会网购吗?你是否会一眼识破这种陷阱?

敬浩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也会进行一些网购。我一般会在正规且信誉好的平台进行网购,购物前我也会跟父母沟通,不随便提供个人信息。如果他让我进行屏幕共享,我觉得这一定是个骗局,我会立刻告诉父母或者选择报警。


PART.03

姚蓝姐姐法治课堂

随后,市检察院的姚蓝姐姐还给在场的同学带来一场名为“青葱岁月正美好,‘网’事知多少的普法课堂。姚蓝姐姐通过案例讲解、法条释义等形式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四类常见的涉及青少年网络犯罪类型,既让同学们看穿了网络迷局,又掌握了应对网络侵害时自保的方法。


1.隐私做防护:保护个人隐私、谨慎网络交友

2.不信谣传谣:学习科学知识、理性判断真伪

3.防游戏沉迷:谨防陷入角色混乱、合理安排游戏时间

4.反网络欺凌:拒绝做网络欺凌者,面对欺凌勇敢说“NO”

10.png


9.jpg


姚蓝姐姐还根据课堂的内容,以“击鼓传花”、“快言快语”等游戏与现场同学进行互动,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与笑容。

8.png


7.png


姚蓝姐姐有话说

网络世界浩瀚如海,法治是引航的灯塔。希望每位青少年今后都能用智慧点亮网络文明的星光、用法律筑牢数字生活的防线、用行动传递清朗空间的正能量,做自己网络安全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