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毒还是贩毒?检察官用证据让事实说话
发布时间:2025-03-21
藏在房中的毒品,究竟是自己吸食,还是用于贩卖?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供述前后不一,检察官层层剖析,举证释法说理,让一起重大毒品犯罪无处遁形。
具体案情
2023年10月,王某与张某合作贩毒,通过提前联系好上家和买家,以低买高卖的方式从上家处购得1.1克冰毒和0.28克麻黄素,并将所购毒品通过塞入火锅底料中隐藏邮寄的方式贩卖给买家,从中赚取差价。2023年11月3日,张某被余姚市公安局民警抓获归案。次日,王某也被抓获归案。抓获过程中,民警从王某住处搜查出重49.74克的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一包、称重工具、分装袋等。经查,上述冰毒系2023年11月3日王某向上家以29000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得。
2024年2月7日,余姚市公安局以张某涉嫌贩卖毒品罪、王某涉嫌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向余姚市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抽丝剥茧
然而,对于49.74克冰毒用途的认定,检察官却产生了质疑。“检察官,那四十多克毒品我就是用来自己吸的...”对于讯问,王某坚称自己只是非法持有。
在王某住处查获到的49.74克冰毒,究竟是用于贩卖还是自己吸食?聚焦这一问题,检察官仔细审查王某的认罪供述,发现在侦查机关前期的讯问笔录中,王某曾承认藏匿在住处的毒品系用来贩卖,但在审查起诉阶段,王某就翻供称用于自己吸食。检察官通过逐笔审查证据材料,发现王某手机里保存了其和上家、买家以及和同案犯张某之间的聊天记录,连同其他客观证据,均能证实该部分毒品系用于贩卖,结合王某先前的认罪供述,在案证据已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故在王某住处搜查到的毒品数量应当计入贩毒数量。
一锤定音
根据相关规定,贩卖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的行为。王某为贩卖毒品而购买毒品,并且实际取得毒品,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且毒品克重为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王某适用的量刑档次由原来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升格至“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024年3月22日,余姚市人民检察院以王某、张某涉嫌贩卖毒品罪向余姚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同年10月9日,余姚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王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张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检察官提醒
有毒必究、贩毒必惩不要触碰法律的红线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拉起预防犯罪的警戒线检察机关将持续保持高压态势用专业和决心精准打击毒品犯罪从严惩治,挥剑斩毒让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检察官说法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