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今年以来,本院以贯彻落实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双转化”实施办法为抓手,持续推动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法律监督深度融合,实现了社会治理与公益保护的双赢共赢。本院办理的“督促驾驶训练道路整改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宁波市检察机关政协委员意见建议推动检察履职典型案例。
【基本案情】
驾驶训练道路是驾校学员学习驾驶技能的主要场地之一,为避免学员因驾驶技能生疏造成交通事故,行驶路线、时间有严格的规定,道路标牌的设置有相应的标准。余姚市辖区内部分教练员未按照指定路线、时间对学员进行道路驾驶培训,部分驾驶训练道路质量较差、周边环境不佳,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余姚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政协委员陈增炜就相关问题及整改工作提出了政协提案。 【履职情况】 2024年5月,余姚市人民检察院(下称余姚市院)在梳理政协提案时发现上述线索,组织多名“益心为公”志愿者组成小分队,对全市7条驾驶训练道路进行调查核实,发现部分驾校教练员未按照指定路线、时间开展教学;部分驾驶训练道路线路设置不合理、指示标志设置不当,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2024年7月4日,余姚市院召集驾驶培训行业主管部门、道路交通主管部门,就职责分工、长效治理等问题开展磋商。会上,检察官通报了驾校教练员培训不规范,驾驶训练道路管理不到位的具体情形,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公开送达检察建议,督促从“行业总管+执法个管”出发,对驾驶教学违规行为加强治理;参照标准及时完善训练配套设施,科学设置驾驶训练道路。
2024年8月至9月期间,相关主管部门先后书面回复整改情况,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活动,查处教练车违规训练案件8起,对违法行为高发的驾培学校作出行政处罚1起。行业主管部门向全市12家驾培机构下发关于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路训管理工作提示单,督促驾培机构落实好负责人主体责任,加强对所属教练员和教练车辆管理;道路交通主管部门对全市驾驶训练道路沿线的交通设施情况展开系统排查,修复、新设标志标牌20余处。
【委员评说】 余姚市政协委员陈增炜表示:随着交通网络建设快速发展、车辆保有量进一步提高,驾驶培训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给驾驶道路培训管理带来系列问题。检察机关依托政协提案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在政协委员提案中主动深挖驾驶训练道路安全隐患问题,通过开展公益诉讼调查、磋商研讨等方式推动“行业管+执法管”,促进驾培行业有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实现检察监督与政协民主监督的耦合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