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检寻一学堂邂逅书香!
发布时间:2024-04-30
书籍,是心的归处
寻一处安静而舒适的场所
闲坐一隅,捧书而读
静静感受流淌的时光
是享受也是温暖
阳明思辨·知行学堂
在余姚市人民检察院,有一片小小的天地,明朗、清净,灯光柔和温暖、花草生气勃勃,走进来就能与书香与知识撞个满怀。这里就是“阳明思辨•知行学堂”,是余姚检察加强党建团建、提升队伍素能的重要阵地,也是进一步落实“爱院如家,爱岗如睛,爱警如亲”的具体举措。
学堂落成
为解决书籍更新、丰富书籍种类,经联系,余姚市图书馆以“流动书屋”的形式将2000册书籍进驻知行学堂,流动书屋的借阅功能与市图书馆相连接。干警们热情万分,用休息时间连夜将书籍上架,协力搭建这个文化新天地。
干警们还纷纷主动捐书捐物,为学堂增添风采和亮点。
“检·阅”读书沙龙
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检察干警综合素养,“检•阅”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书为媒,在学堂开展了第一期“知行相伴•检阅成长”主题读书沙龙荐书分享活动,干警们化身“讲书人”,与大家分享书目,交流体会和收获。
徐清清 《法律的悖论》
法律是存在悖论的,例如法不容情,又法中有情;刑法既惩罚犯罪人,又保护犯罪人;罪犯是自我决定的,又是被决定的……悖论的出现,提醒我们:人类是有限的,理性是有瑕疵的。这种有限性提醒我们要学会谦卑,学会接受对立观点的相对合理性。法律的悖论恰恰说明法律不是机械的、单一的,而是灵活、多元的,在对法律的悖论的思考中我们追寻真理与正义。
方晓芸 《人民检察制度的历史变迁》
这本书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了人民检察制度的发展历史,检察历史,对于我们每一个检察人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展示了几代检察人走过的道路,追寻的梦想。人民检察制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岁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伴而生,回顾人民检察制度的光辉历史,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自身的工作职责,更好地成长。
刘义华 《王阳明|知行合一》
人有三个维度,生存,生活,和生命。世界也有三个维度: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农业时代解决生存问题,我们要吃饱穿暖;工业时代解决生活问题,我们的物质要足够丰富;信息时代解决生命问题。现维度,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生命的觉醒。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揭示了生命觉醒的方法在于修行。人生的修行不是对现实问题的逃避,恰恰相反,每一个现实问题都是修行的最佳入口。修行到一定程度,你的生命就觉醒了。知行合一,就是在现实和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王天成 《法治的细节》
这本法学随笔主要是普及法治理念和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不管是否是法律专业的人,都很推荐去看。书本内容涉及很多热点事件,如N号房、辛普森案等。一开篇的“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这句话,就给我深刻的印象,一方面它道出了人生的规律,体现出作者谦逊的人生态度,人是渺小的,但需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无限的事情;另一方面是作者对法治的思考,法治的存在就是人类在不确定的人生中对“相对确定”的追求,法律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一位法律人的严谨、执着和情怀,真正的法律不是抽象的逻辑,而是现实的思索和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