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看检察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4-02-07

2023年12月底,浙江省宁波市检察院盘点了“人大代表建议+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实施一年来的成绩单。2022年12月,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制定发布《关于建立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一年来,宁波市检察机关通过代表联络常态化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实时、动态联动和深度融合,实现了从个案办理向类案治理的延伸,以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双向奔赴”合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检察机关及时回应代表建议,通过积极履职有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希望今后进一步深化代表履职和检察监督的互促共融,提升检察工作质效,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更多优质法治产品。”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禽研究所所长陈淑芳如是说。

宁波市检察机关注重从检察建议中梳理出能够推动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好点子”,推动检察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或人大立法,开展诉源治理、综合性治理,助推解决深层次问题,余姚市检察院办理的“粘鸟网”案件便是其中之一。

2023年5月,有爱鸟人士反映,余姚市部分果园存在使用“粘鸟网”的情况。线索移送到余姚市检察院后,检察官立即深入相关乡镇开展调查,发现确有果农使用“粘鸟网”。检察官在一张“粘鸟网”上发现17只鸟类死体,包括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珠颈斑鸠、麻雀等,也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

余姚市检察院认为,部分果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防护措施使用不当,造成野生鸟类死亡,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于2023年5月19日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同月29日,余姚市检察院邀请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业农村局及属地街道召开圆桌会议,明确属地政府对破坏野生动物行为具有执法检查职责。同日,余姚市检察院依法向属地街道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开展违规网具执法检查,修复可供野生动物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

2023年6月2日,余姚市检察院就该案举行公开听证会,邀请浙江省人大代表黄科威,宁波市人大代表何达峰、钱荣麓,余姚市人大代表王根福,余姚市梁弄镇人大代表项汉明及鸟类保护专家、森林执法工作者作为听证员,就如何保护野生鸟类、加强监管及优化农业种植领域防护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寻求各方利益保护的最优解。随后,属地政府及时开展“清网”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规设网70余处,当场解救挂网鸟类60余只。

针对该案反映的野生动物保护与农业种植防护措施之间的矛盾,参与这次听证的宁波市人大代表钱荣麓在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提交了《关于优化农业种植领域防护网具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建议》,该建议已由宁波市人大常委会移交相关部门办理。

2023年以来,宁波市检察机关针对农村垃圾归集点设置不规范导致基本农田被侵占、果农使用粘鸟网具伤害野生鸟类、电动自行车充电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开展监督,推动检察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及人大立法3件。

 

代表评说:

宁波市人大代表钱荣麓表示:平衡野生动物保护和果农权益维护的关系,让乡村发展兼具“产业兴"和“生态美”,是乡村振兴路上面临的新课题。检察机关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主动联手多部门精准“会诊”履职,开展协同治理、综合施策,合力研究解决问题良方。同时,主动将检察履职融进共治格局,推动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转化为代表建议,更大维度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服务乡村振兴有益路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